1月13日,四川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联合西财天府文献保障与知识服务研究中心赴梓潼县调研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情况,共有10名科研人员参加此次调研。调研组在梓潼县图书馆召开座谈会,与梓潼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梓潼县图书馆、文化馆、非遗传承人等就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经验与做法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县图书馆、文化馆等领导出席座谈会并讲话。随后调研组人员参观梓潼非遗文化展览中心、年画传承人罗智婉工作室、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文昌二小,访谈“梓潼年画”传承人罗智婉、文昌二小美术特级教师杨讯两位老师;最后参观考察中国“两弹一星”红色文化社科普及基地,了解基地开展研学旅游的情况。调研用时1天,走访4地,采访4人,收获良多,对绵阳市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座谈会上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刘国建详细地介绍了梓潼县传统文化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对西财天府学院两个研究中心此次调研活动表示热烈欢迎,表示地方政府秉持开放态度,欢迎绵阳各高校积极与地方合作,在传统文化资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上加强合作,盘活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图1 在梓潼县图书馆座谈
梓潼县图书馆馆长王利为大家介绍了梓潼县图书馆的场馆设施、馆藏情况、部门设置及开展业务等基本情况。历来图书馆重视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常年坚持送文化下基层活动,邀请罗智婉等结合乡村振兴、文化扶贫等主题进行创作,定制挂历、春联、年画等文创产品送给基层群众。同时组织人力物力修复四川道教的重要典籍《大洞经》,这套古籍记录了洞经音乐所用的乐器,梓潼年画中的一些图案也源出于此。县文化馆介绍了全县非遗文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利用情况及开发利用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专家张尔君代表调研组介绍了西财天府学院在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西财天府学院的四川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和文献保障和知识服务研究中心的研究范围和重点方向,就开展此次调研活动的目的、意义以及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作了说明。对梓潼县文化广播和旅游局、图书馆、文化馆领导对调研活动给与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期待通过校地合作深入推进绵阳地区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的研究工作迈上新台阶。
梓潼县文昌二小为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专门成立了“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组织师生举办了“梓潼年画社”,由杨讯老师负责指导同学们开展非遗进课堂活动,教同学们临摹、填色掌握基本绘画技巧,用黏土、纸张、纸伞等不同材质完成年画作品。通过考察交流,调研组比较深入地了解了中小学非遗文化进课堂的组织形式、课程设置、成果展示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图2 文昌二小“非遗进课堂”成果展示
梓潼两弹城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所在地,也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国“两弹一星”红色文化社科普及基地,调研组参观访谈后了解到两弹城景区研学旅行的开展情况以及研学内容设置,在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感方面采取的办法和措施。

图3 参观中国两弹城合影
一天的交流调研,行程紧张,收获满满,大家深感不虚此行。此次调研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有助于科研工作者更好地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做出更多接地气、能应用的科研成果。
供稿:杨艳霞
摄影:周晓慧 王丽
审核:张尔君
2022年1月15日